欢迎进入深圳市东日瀛能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13560799601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voc管道里面测可燃气体是用催化还是红外原理的更好一些

voc管道里面测可燃气体是用催化还是红外原理的更好一些

更新时间:2025-11-10点击次数:67

对于VOC(挥发性有机物)管道气体的可燃性测量,红外原理(NDIR)通常比催化燃烧原理更优,是更推荐的选择。

核心区别:测量目标不同

首先要理解最关键的一点:

  • 催化燃烧原理:测量的是 “可燃性" 或 “爆炸风险" 。它检测的是所有可燃烧气体在传感器上发生氧化反应(燃烧)产生的总热量,并将其转换为一个“%LEL"(爆炸下限)的读数。它不能区分是哪种气体在燃烧。

  • 红外原理:测量的是 “特定气体浓度" 。它通过特定气体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来检测,可以精确测量特定VOC气体的浓度(通常以ppm或%vol为单位)。通过算法,可以将其换算成%LEL来表示爆炸风险。

两种原理的详细对比

特性催化燃烧原理红外原理
测量对象所有可燃气体(总体可燃性)特定的VOC气体(目标明确)
原理气体在催化剂表面无焰燃烧,引起电阻变化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
优点- 成本较低
- 对氢气等无极分子有反应
- 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高选择性,不受其他气体干扰
不会中毒或抑制,寿命长
- 无燃烧风险
- 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
缺点容易中毒/抑制(硅、硫、铅、卤素等会损坏传感器)
- 需要氧气才能工作(缺氧环境不适用)
- 精度相对较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 传感器寿命有限,需定期更换
成本较高
- 对氢气(H₂)、乙炔(C₂H₂) 等对称结构无极分子无响应或响应弱

为什么在VOC管道中红外原理通常更好?

VOC管道气体成分复杂,通常包含以下挑战:

  1. 中毒风险

    • 很多工业流程中的VOC气体本身就含有或伴随有硅烷、硫化物(如H₂S)、卤代烃(如氯苯、二氯甲烷)、磷酸盐等。

    • 这些物质会不可逆地毒化催化燃烧传感器的催化剂,导致其灵敏度下降,给出错误的低读数,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2. 缺氧环境

    • 管道内的气体可能处于缺氧或富集状态(例如,在惰性气体保护的反应器中)。催化燃烧传感器需要至少~10%以上的氧气才能正常工作,否则无法检测。

  3. 高浓度环境

    • 管道中VOC浓度可能非常高,甚至超过100%LEL。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可燃气体中会“灼伤"催化燃烧传感器,缩短其寿命。

红外传感器规避了以上问题:

  • 它不受中毒影响,因为它是光学原理,不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 它不需要氧气。

  • 它能耐受高浓度气体(取决于设计)。

  • 选型建议总结

  • 场景推荐原理理由
    大多数VOC管道监测(苯、甲苯、二甲苯、酮类、醇类、烷烃类等)红外原理抗中毒、长寿命、精度高、安全可靠,是长期稳定运行的选择。
    已知气体成分简单、洁净、无毒性物质,且预算有限催化燃烧原理成本低,能满足基本的防爆监测需求。但需密切关心中毒风险和寿命。
    气体中含有氢气(H₂)或乙炔(C₂H₂)催化燃烧原理 或 红外+催化复合型红外对这两种气体不敏感。须使用催化燃烧原理。
    气体成分复杂多变,且包含催化和红外都能测的气体红外原理红外的高选择性可以避免其他气体的干扰,给出更准确的目标气体读数。
    要求安全性和维护量红外原理无传感器“突然死亡"的风险,维护周期长。

总的来说,对于VOC管道检测,除去预算非常紧张或目标气体是氢气,否则投资一台基于红外原理的气体检测仪是更明智、更安全、长期来看更经济的选择。